第8期——早筹迅应 科学应对全省果业抗灾减灾有力推进
作者: 时间:2025-05-22 16:39:42

今年3月中旬以来,大风沙尘暴、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,特别是持续两个多月的高温干旱,伴随大风沙尘暴冰雹天气,对全省果树生长、开花、授粉、坐果均造成较大影响。灾情发生后,省果业中心将果园抗旱减灾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,精心组织,积极应对,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干旱、大风冰雹等造成损失,保障果业安全生产。

一、提早部署,全面摸底果业受灾情况

一是抓好技术培训。4月在淳化县召开了全省果园春季管理暨老园改造现场会,现场演示果园喷雾等防灾减灾设备,对果园春管及灾害防御进行安排部署。二是调度研判灾情。召开专题会议,由中心生产指导处总负责,对全省果园高温干旱冰雹等灾害发生情况进行调度,及时跟进研判灾情,根据受灾程度实行分类指导。据初步统计,全省果园成灾面积超过70万亩,部分产区有绝收现象。三是开展查灾救灾。制定抗旱减灾保生产指导方案,分为4个工作组,从513日起由中心领导带队分赴宝鸡、西安、咸阳、铜川、延安、安康等6市,聚焦苹果、猕猴桃等主导产业,对各地坐果率和新建园成活率等情况进行实地查看,科学研判灾情,指导防灾减灾工作。

实地调研发现,高温干旱大风对苹果、猕猴桃、葡萄、樱桃等果树生产造成直接影响。一是影响苹果的授粉坐果。苹果授粉坐果、幼果膨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,其中富士等晚熟苹果开花坐果受影响较大,现基本为边花和掖花坐果,但坐果数量基本够用,果品质量可能受一定程度影响。二是影响猕猴桃的授粉坐果。近期干热风大风天气对周至、眉县等地正处于盛花期的猕猴桃造成直接影响,部分园子出现干花落果现象(俗称摇铃铛)。另外沙尘暴天气频发,导致猕猴桃雌蕊柱头尘土太多,授粉不良,整体坐果率略有下降。三是影响樱桃的商品率。樱桃因为干旱、大风枝叶摩擦果面,果个变小,品质下降,商品率较往年下降。四是影响新建园的成活率。受高温干旱、大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影响,渭北北部、陕北山地今年春季新建苹果园因缺水导致成活率略有影响,幼园拉水补水灌溉、地膜地布覆盖、矮化园立架加固等管理成本上升。

二、迅速行动,全力推进果业抗灾救灾

一是发布预警信息。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联系,就高温干旱、大风沙尘暴、冰雹等极端天气发生情况提早进行会商研判,科学制定应急预案;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网络、手机短信、微信群等,将高温干旱、大风沙尘暴、冰雹等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发送到果业企业、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及广大果农,落实各项防灾抗灾措施。二是制定救灾措施。针对陕北苹果产区树体抽条现象,依托省苹果产业技术体系,中心组织省苹果高质量发展专家团专家赴黄陵、洛川、延长、延川、绥德等5县实地调研,制定短截回缩、及时浇水、培土保护、主干涂白等苹果防抽条措施建议;围绕猕猴桃授粉坐果期干蕾枯花现象开展实地调研,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,提出晚花补授花粉、合理追肥、加强夏剪、建设大棚防风设施等猕猴桃“摇铃铛”现象应对措施;通过果业强省群、陕西果业公众号等及时下发技术指导意见,组织各地果业机构和广大果农立即行动、及早应对、科学防范,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。三是开展灾后补救。果园发生灾情后,按照应急预案要求,及时组织开展抗灾自救工作。大风冰雹天气过后,对地面的落果、残叶、折枝等,及时清除出园;及时摘除受损严重果实,减少营养消耗;风灾后及时喷布药剂,防止病原菌滋生蔓延;受灾果园及时追肥,迅速恢复树势,为明年开花结果奠定基础。

三、强化管理,全力保障果业预期收益

总的来看,近期自然灾害对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,但果树生长周期较长,各地应对措施得当,后期调控空间很大。要坚持把防灾抗灾,抓好当前果园管理工作放在首位,把工作重心调整到攻单果重、提品质增效益上来,打好政策、技术、管理组合拳,科学、务实、精准施策,千方百计抓好灾后生产自救,全力以赴保障果业预期收益。

(一)制定救灾方案。根据中长期气象预报,综合研判制定救灾方案,组织技术力量落细管理措施,帮助指导果农做好灾后救治。协同保险部门落实灾后理赔,会同民政部门开展灾后补助,因势利导增强群众发展信心,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损失。

(二)加强部门协作。与省经济作物气象台加强协作,密切联系,制定灾害预警预案,提前做好冰雹、干旱、大风等极端天气应对措施;与植保部门加强协作,根据气候条件,加强病虫害监测,切实抓好灾后病虫防控工作。

(三)强化果园管理。一是加强肥水管理。有灌溉条件的地方,启动一切灌溉设施,能灌尽灌。继续推广千阳水肥一体化、乾县简易节灌、延川集雨窖、宝塔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,支持各地通过覆盖地膜、地布、秸秆等举措保水保墒,增施有机肥,提高挂果园稳产性。二是坚持合理负载。针对苹果、猕猴桃等授粉坐果受影响果园,抢抓近期疏果定果窗口期,合理留果负载、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控,留大果、增果重、提品质。三是提高幼园成活率。因地制宜加强新建园滴灌、渗灌、喷灌、地布地膜、秸秆覆盖保墒等措施,提高果苗成活率。


回到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