猕猴桃常见的病害,炭疽病、灰霉病、褐斑病、溃疡病、黑斑病、叶斑病等,其中尤以灰霉病、溃疡病、炭疽病发病最多,程度最致命!
这些最易发生的病害,其实在各个方面都会透露出信号。
当猕猴桃叶片上出现斑点、或是焦枯症状的时候,其实这就是病害所显露出来的特征,不及时防治的严重的话则会导致死树。
既然病害已经发出了信号,那我们往往能从叶片中探索出一二...
如何从叶片上辨别病害?
1,褐斑病:
7-8月进入病发高峰期,发病重的果园,病叶率高达70%,甚至更高。9月如果遇到多雨天气,病害仍然很重,10月份之后到落叶期,病害停止发展。
防治药剂:
预防:小檗碱。
防治:苯醚甲环唑、吡唑醚菌酯等。
2,炭疽病:
炭疽病是猕猴桃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,主要危害叶片。在树势衰弱、高温多雨等条件下容易流行。一般从猕猴桃叶片边缘开状,初呈水渍状,后变为褐色不规则形病班。
病健交界明显。病斑后期中间变为灰白色,边缘深渴色。受害叶片边缘卷曲,干燥时叶片易破裂,病斑正面散生许多小黑点。
防治药剂:
预防:苦参碱
防治:咪鲜胺、代森联等
3,灰霉病:
被侵染的叶片从叶边缘开始发病,病部可见大量灰白色菌丝凸起,密生灰色孢子。叶片感病后,病部逐渐扩大,严重时叶片脱落。病原的生长发育温度为0~30℃,最适温度为20℃左右。
与果实软腐病相比,在20℃以下的温度中,灰霉病源菌生长旺盛。因此灰霉病在低温时发生较多,病源菌在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易形成孢子,随风雨传播。
防治药剂:
预防:香芹酚
防治:异菌脲、啶酰菌胺等
4,溃疡病:
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危害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病害。病菌可随种苗、接穗和砧木远距离传播。该病菌在病枝曼和病叶上越冬。主要危害新梢、枝干和叶片,造成枝蔓或整株枯死。
染病初期叶上产生红色小点,接着产生2-3mm暗褐色不规则病斑,四周具明显的黄色水渍状晕圈。湿度大时迅速扩展成水渍状大病斑,其边缘因受叶脉所限产生多角形病斑,有的不产生晕圈,多个病斑融合时,主脉间全部暗褐色,有菌脓溢出,叶片向里或外翻。
防治药剂:
预防:芸苔素+大蒜素
防治:芸苔素+铜制剂等
5,黑斑病:
叶片初期病叶背面形成灰色绒毛状小霉斑,以后病斑逐渐扩大,呈灰色、暗灰色或黑色绒霉层,小病斑联合成大病斑,整叶枯萎,脱落。病斑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,病斑部和健部分界不明显,病叶易脱落。
防治药剂:
预防:小檗碱。
防治:嘧菌酯、甲基硫菌灵等。
6,白粉病:
初在叶面上产生针头小点,以后逐步扩大,在叶正面产生不规则黄绿色病斑,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。在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的粉霉状物,后期在其上散生许多黄褐色至黑褐色的小颗粒。受害叶片卷曲、干枯,易脱落。
防治药剂:
预防:氨基寡糖素。
防治:醚菌酯、戊唑醇、百菌清等。